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談內在體驗



: Amber,我聽說一種說法是,在剛修行的初學者,

    很容易會有一些類似的奇蹟發生,譬如說聞到香味很正常的,

    但是通常只會發生在初學者的身上,然後我聽到的說法是,

    這是上主或是上天要給我們這些初學者一些信心,

鼓勵我們可以持續下去,

但是後來幾乎都比較沒有這種神奇體驗。

 

答:對,這是甜頭,上天給你吃點甜頭之後,是為了讓你知道,

    你現在做的這件事情和方向是正確的,

你可以安心的持續進行 。

 

問:那為什麼甜頭不多給我們一些啊,

    因為我們也學習這麼多年,為什麼只有初學的時候那個最甜呢?

 

答:初學獲得的體驗最甜美,這是上天為了要鼓勵你持續下去,

    如果不這樣鼓勵的話,初學者可能很容易放棄,

    自行判斷修行對自己是不會帶來什麼益處 。

    但是為什麼當我們修行越來越努力的時候,

    反而沒有當初那個體驗呢?

    首先,這個目的是在教你 ~“不執著”。

    教導不執著的功課,不管你過去有了多好的內在體驗,

    那都是過去了,要放下。

    隨著你的靜心和付出的努力,在這修行的過程當中,

    你一定還會經歷到各式各樣不同的體驗。


    既然有這機會,我就順便說明一下。

    很多人的體驗都會想到跟自己內在體驗畫上等號,

    這也是剛剛你說的神奇體驗,尤其是靜心初學者,特別容易發生的情況

    但是,通常這樣的體驗是上天給你的鼓勵,

    這內在體驗屬於上天的加持,也是你還沒有內化的東西。

    有些人會因為曾有過那麼美好的內在體驗,

    就會不斷的想要回到當初的那個體驗中,而這就是執著。

    執著會讓一個人想要去抓取不放,

    可是上天在教我們的是,好還有更好,美還有更美。

    這也是為什麼上天希望我們不要過份執著的原因。

 

  第二,體驗不單單只有內在體驗而已。

  經歷過一次奇妙、神秘的內在體驗之後,

  你開始對修行有信心,願意努力的把自己知道的靈修道理運用在生活上。

  在生活中與人相處的時候,你會發現有更多的體驗,

  而這不僅僅只發生在內在,它也發生在你的環境、你的生活當中。

 

  舉個例子,有些人會跑來跟我分享,

  他說,"有些道理我聽了很久,我以為自己懂了,

  一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某某事件,經歷過這事件之後,

  我終於才能算是真正懂了那些道理。"

 

  你知道,體驗有分內在跟外在,

  有些人可能太過度在乎內在體驗,而忽略了外在的經驗。

  這就是上天為什麼在你靜心的時候,會看看你當下的需要,

  也會適度的加持你,但不會讓你的每一次靜心出現類似神奇體驗,

  因為如果這情況過度發生,這會讓你執著在這些靜心體驗中,

  反而不願意回到日常生活去學習該學好的功課。

 

  因此,雖然我們這次線上相聚是為了靜心共修,

  當然我們也擁有了很多美妙的內在體驗,

  但我們要明白,有一些重要的體驗,是發生在你的生活中。

  上天的加持也會出現在你的生活裡,而不是只有靜心的時刻。

 

  問:謝謝Amber

 

 

 

2021年9月16日 星期四

第十四章 成功之道 (P.361 ~ P.365)

 



 

* 361 *

“第三個成功的原則與生命緊密關聯,

以致於大部分的人都忽略了這個成功與成就的基礎:

單純的跟隨有生命力的人事物!

整個宇宙的建立是基於「有生命力者優先」。

因此,你負擔不起忽略這個原則。

千萬不要跟隨沒有生命力的人事物。

就這點來說,我的意思是:

不要去採用那些已經變得沒有效率或是過時的生活方式、

架構、概念、觀念、或是行業。

找尋新的組合、機會、和領悟,

它們可以使你的生命煥然一新。

在《申命記》第30章,第19節裡說:

 “我已將「生與死、禍與福」擺在你們面前,

所以,選擇生命吧!那麼你們和你們的子孫就可以存活。”

 

* 362 *

他說:“這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宇宙,生命在此綿延不斷。

為了確保宇宙的生生不息,

「有生命力的人事物」被賜予了優先權。

剛進入這個世界的新生兒,就是你們的未來。

如果你們沒有好好尊重這些孩子並且善待他們,

未來你們將會因為缺乏意義和品質而感到遺憾。

嶄新且豐富的動植物,正如雨後春筍出現在這地球上。

如果你們沒有好好尊重這生命的禮物,

你們年老的時候將不會有豐盛的收穫。

如果你只服侍沒有生命力的人事物,

那麼你就會和沒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為伴。”

 

“尊敬前人的創作是智慧之柱。

然而,重要的是,不要把這種尊敬和「崇拜祖先」混淆了。

「崇拜祖先」一直是這地球上最氾濫的「偽神論」,

它甚至超越了金錢。

人們依賴古老的方式,以及沒有生命力的古老行徑。

這樣的方式與途徑「曾經」代表了充滿生命力的人事物。

然而,「現在」你是有生命力的人。

向「過去」學習以及尊敬前人最重要的理由是:

賦予他們的創作與服務嶄新的生命,並把它應用在「未來」。

就像孩子為家庭帶來新血、新生命、新的活力、新的構想,

以及新的願景;

同樣的,新的創造可以為舊有的一切帶來

生命力和再生的力量。

如果你想要成功,

你一定要完全且堅定的支持「有生命力的人事物」。”

 

“每當你面臨抉擇時,你只需要問自己:

『這支持有生命力或是沒有生命力的人事物呢?』

許多情境同時掺雜且潛藏著有生命力和沒有生命力的人事物。

在工作的場所裡,更是特別的明顯。

當你面臨抉擇時,單純的專注在「有生命力的人事物」,

或是運用生命的力量使「沒有生命力的人事物」再生。”

 

“當你跟隨有「有生命力的人事物」,

你就會憑著直覺做「對」的事情。

當你做「對」的事情時,你就是「愛」。

這個過程本來就合乎邏輯。

一、二、三,這些原則是相連的。”

 

* 363 *

“除了去原諒那些對你的生命不具建設性的影響,

然後持續的原諒、不斷的「保持你聖殿的清淨」之外,

其餘沒什麼可做的了。

原諒,就是第四個成功的原則。

原諒的奇蹟之一,

就是能夠了斷那些已成為過去但對你沒有助益的事。

大多數的人都執著在沒有生命力的人事物,

因為他們不願意原諒。

人們緊抱著怨恨不放,彷彿怨恨是一種神聖的寶藏。

然而,怨恨所帶來的悲劇是:它使你持續與那些

對你沒有助益、辜負你、背叛你、捨棄你的人事物相連結。

怨恨使你沉重,並且分散你的注意力,阻礙你專心邁向成功。

憤怒的情緒會讓生活陷入一片混亂,毫無條理。

如果將靈魂比喻為「行進的車子」,

一個不懂得原諒的靈魂就像是一台「垃圾車」,

後面拖著一堆罐頭。

吭呤嗆喨!吭呤嗆喨!如果你傾聽,你能聽見它們的到來。”

……

“這樣的人在股市或是在其它事業上重挫時,

會一心一意想要掙回他的損失。

他可能不是為了這一件事就是為了另一件事,

每隔幾個月就會找律師諮詢,直到積怨成疾。

他與鄰居也無法和睦相處,因為他會抱怨鄰居的狗。

這對許多人而言是很典型的情境。

這個人的生活充滿了悔恨與艱困,而不再能聚焦於未來。

然後他會很納悶:「為什麼我再也無法想出一個好主意呢?

當我二十歲的時候,我的前途無量、世界在我眼前展開,

而且我有好多構想可以運用。」”

 

* 364 *

“如果人可以更了解「原諒」的一個重要面向,

也就是「理解力」和「原諒」之間的和諧,

他會比較容易走出這些困境,

並且原諒累積的過錯以及對生命的失望。

完全的原諒,並不是經由「遺忘」,

而是經由「了解」哪裡錯了,以及錯誤是如何發生的。

首先,事情出錯通常是因為:

對一個機會的了解、能力、才能或是準備不夠完整。

經由「遺忘」,你並不能把事情變成正確的,

而且接著你還會再犯同樣的錯。

此外,你無法完全釋放你對他人的不滿與抱怨,

直到你了解自己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雖然我要求你不停的原諒,但這練習中自有重心與智慧。

原諒的行為不應該犧牲尊嚴,

而使一個人消極忍受反覆的虐待。

原諒的目的是:去釋放負面的執著,

這樣才可能達到真正的開悟,

而且才可能將有建設性的「公正」應用在情境中。

例如,屢次原諒一個具有破壞性的孩子,

而沒有正確調教他,

將意味著:同意或允許他繼續相同的行為。

「原諒」的原因在於回復「愛」,

而不是去繼續一個不切實際或是不具建設性的情境。

「原諒」是極為實用的。

你原諒一個偶然擋到你車道的鄰居,

會比你去原諒地球另一端的恐怖行動,受惠更多。

冒犯你生活的人離你越近,「原諒」就顯得越重要。

同樣的道理,我希望你了解:最需要原諒的人是「你自己」。

如果每個人都原諒自己和那些身旁的人,天下就太平了。”

 

“當你「原諒」時,

你給自己和那些你所原諒的人,一個脫胎換骨的機會。

然後你會憑著直覺而被「有生命力的人事物」吸引。

回應這動力時,你將會自然而然做「對」的事情。

當你做「對」的事情時,你就會越來越成為你「愛」的本性。

 

* 365 *

這四個成功的原則組成一個護持生命力的無止境循環。

無論一個人從哪裡進入它,

這循環的其餘部分都會因此而增強。

應用這四個原則,可以使愛回歸,以指揮你的生命。”

……

***

附註 : 紫色字體為耶穌的話語

YouTube 收聽 :第十四章 成功之道 ( 2 )  

 

 

 

第十四章 成功之道 (P.357 ~ P.360)

 



 * 357 *


這一切形成一幅愉悅且優美的圖畫,敦促我去問耶穌:

“我們必須到一個更高等的境界,才能實現我們的「愛」與目的、

履行我們的任務、並且成為我們被創造的一切嗎?”

 

耶穌略帶幽默的回答說:

“高等的境界本來就已美好,

你們是來這兒使上主創造的這個境界更美好。”

 

“那麼,我們要去改變這個境界嗎?”

 “你們是來這兒學習改變的過程,

透過它,神聖的轉化發生於所有時空。

地球原是一片富饒的大地,

用來展示給上主之子一個永恆的真理:

當內在圓滿的時候,外在也會同時圓滿,並且展現出來。

 

 

* 358 *

同樣的,當外在是依據上主的旨意創造,

內在則會回復它原本的完美。

你是依據上主的形象創造的,

這是為了在你安居、追尋、和創造的所有次元裡,

延伸上主的創造力

你所在的地方正是你的任務展現之處。

你正處於你的生命被賦予意義的地方。”

 

以一貫清晰易懂的方式,耶穌給了我「四個成功的原則」,

它們代表了耶穌眾多教理之重點及簡單的應用。

然而,他表達的單純力量值得以原樣呈現。

 

第一個原則是:成為你「愛」的本質

你看,當你成為「愛」的本質,

你也回復了上主之子的真實身分。

你與上主相似,你在這地球上是為了在任何的境遇裡,

延伸天父的創造。

這導致你的觀點與行為立即改變。

第一個產生的改變就是:你會超越你所面臨的問題。

這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因為,沒有一個問題能夠在它被創造的那個層次解決。

每一個問題必須在稍微、

甚至大幅超越那矛盾觀念的層次上解答。

只要你與難題平起平坐,你就會抗拒它,而無法解決它。

當你成為你「愛」的本質,

你會發現成功的秘密早已存在你自性的本質裡。

解決問題的方法、祈禱的回應、

以及目的的啟示都已經存在了。

使你自己能夠接收到它們,是你的責任與挑戰。”

 

“愛指揮整個宇宙。

只有在人類失去愛的時候,才會訴諸於控制。

控制是一種非常不堪的指揮替代品,

也是一種令人精疲力竭的追求!

 

* 359 *

當你成為你愛的本質時,

你可能會擁有的最清新體悟,就是「更偉大的寧靜感」。

在一個執著於控制的世界裡,要找到片刻的安寧都是困難的。

許多時候,控制是支配時間與時機的競爭。

當你以愛指揮時,

你會發現生活中的時機,會與你的目的和真實本質更協調一致。

當你指揮時,你就可以安息。

這正是認知我們天父在安息日休息的重要性

 

“第二個成功的原則是:做對的事情。

然後有紀律的乘勝前進,

直到你在生命的過程裡完成一件又一件對的事情。

讓「做對的事情」成為你生命裡的載運列車。

現在,要澄清一下,

我不是指遵從架構道德規範背景下所判斷的對或錯。

根據變動不已的儀式與信仰,道德規範持續被修訂。

你現在認為符合道德規範的事情,

在十七世紀的時候可能被認為是大逆不道的。

僅僅幾十年前,在你的國家裡,

「跳舞」或是「女人出門穿長褲」仍被認為是不對的。

現在你了解這兩件事情都是很享受,而且是具表達性的自由。

道德觀念不斷在變遷,

這是由於「道德規範將變得更好」的偉大真理。

你為了更好而改變,是有某種程度的正確性。

只要你做對的事情,你便與生命和諧一致,

不必把自己侷限於某些人認為是合乎體統的限制規範。

判定一個行為是否正確的最佳指導方針,

來自於「心」的七個原則:

同一體、愛、生命力、尊敬、誠實、公正、以及和善。

每當你練習「心」的七個原則時,

你就能夠在任何情況下憑直覺做出對的事情。”

 

“還有另一個方法可判定正確性。你可以問自己下列問題。

什麼可以引發出你內在最好的品質?

什麼可以引發出一個情況裡最好的品質?

什麼可以引發出別人最好的品質?”

 

* 360 * 略過

 

***

附註 : 紫色字體為耶穌的話語

YouTube 收聽 : 第十四章 成功之道 (1)  

 

 

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靈魂書寫 11.


 


從以前就覺得可以接收到上天訊息的人很酷。

自從加入讀書會,慢慢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有天線可以接收,

只是我總是覺得自己很麻瓜,
所以無法確定自己真的能收到訊息嗎?

這個訊息會不會只是我強大的頭腦假扮的?

但經過長久的讀書會洗禮,加上靜心,

漸漸加深我可以收到訊息的信心。

 

這次起心動念學習靈魂書寫,

就是想藉由書寫這個更具體的行動,

告訴我自己,我做得到。

 

課程進行中,跟著Amber的溫柔引導,

整個感覺就是好玩,好像進入遊樂園一樣,

坐上一個又一個的器材去體驗。

 

感受光的洗禮很舒服,每次顏色都不太一樣。

就這樣邊學習、邊聊天時間一下就過去了。

 

結束課程後,

彷彿有一整個顧問團在照顧我的生活。

當我對生活出現疑惑,

我就坐下來靈魂書寫,

超越我意識層次的答案流瀉而出。

 

很多次看完都會不禁感佩指導靈的智慧,

讓我想大力的擁抱祂們,

不僅照顧我的情緒,也給我思維校正,

感覺非常安心與有力量。

因為我知道再奇怪的思想、再私密的問題,

我都有一個團隊在hold住我,

陪伴我翱翔地球的生活。

 

感謝Amber

感謝指導靈

感謝高靈們

感謝最愛的上主

愛無止境 第四章 導讀 ( 三 )

 

神遊時空》談到,靈性成長到最後的時候,
靈魂要聽神聖天心的指引,靈魂在經驗中得到滿足、得到圓滿和智慧,
而智慧是時空內靈魂產生的火花

 

很多朋友在修行的時候都會說,我好想得到智慧。

那時,建議對方,可以向上天祈求
過段時間,
朋友會說,我跟上天求智慧了,
為什麼我的生活好像越來越混亂,問題越來越多?

那是因為你想要的智慧
是靈魂在地球生活中感受到的各種體驗和經歷所碰撞出來的火花。

時空內產生的智慧火花,是靈魂透過一個真實體驗而獲得的。
所以當你跟上天求智慧的時候,你怎能
生活中缺乏體驗呢?

體驗從何而來?體驗從選擇而來。

選擇從何而來?選擇要從生活中的情境而來。

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一定讓你產生選擇,

當你選擇之後,你就會得到一些體驗,並且在過程中得到智慧,

而這是你祈求上天之後所得到的回覆。

 

通常赫萊瑞恩系列的書籍
給我的感覺都是
直接的把靈魂本身的狀態、事情形成的因素,
還有靈魂可能
在地球面臨的各種情境說出來

請理解,當你在嘗試接受一個新觀點的時候,
其實在你的頭腦裡已經在進行重新整合的動作。

這個過程沒有一個人會覺得舒服的,

因為新的思會跟你舊思維產生衝突,
而你的內在可能會出現抗拒的反應。

而如何去選擇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你的意識會是關鍵
你想繼續保有觀念,還是接受新觀點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
選擇,也算
是靈魂的真實體驗
這些選擇當中,你的心能不能得到滿足,
你能不能擴展思維到更高層次,你能不能獲得智慧,
這些也是靈魂
想要去感受的體驗

可能開始明白很多事情你的選擇有直接關係,
但每一個選擇
結果的好與壞,是不用過分在意的。
因為我們
必須學習用上主的眼光看待一切。
上主的眼中,我們透過每一次選擇所得到的任何結果,
對祂而言是珍貴的寶物,是
發出璀璨光輝的寶石,
你的頭腦可能對某些結果是不以為然的

我們來看看赫萊瑞恩系列《的本質》有談到這樣的內容,
在人生的終點,當靈魂通往嶄新和不同的境界去學習和體驗時,

他無法帶走這物質世界的任何東西。

在這世間可能已經掌控和享有的金錢、名聲、權力

〜這些東西將留在身後,無法帶走。

但是,每一個人真正帶走的是,

他在這剛剛完成的人生中,

對於外在事件所做出的選擇和回應的結果。


通常我們離開肉的時候,在這人世間所得到的各種體驗,
都會
被記錄在你的潛意識裡,也就是靈魂層次,
像耶穌談到的愛、覺知、經驗、能力、記憶、情感、潛能的層面。
你在這七個層
面所得到的各種不同的體驗,全部會被記錄下來。
所以當你回到靈界,你星光體的狀態,
會呈現這一世的學習成績。

 

赫萊瑞恩曾說,當你脫掉了肉身,你的頻率若與大我一致,
你會與大我
自然融合,在融合的一瞬間
像一個失憶的人恢復了所有的記憶。
我們從零極限潛意識的特質也談過類似的內容。
還記得「記憶」嗎?潛意識裏的記憶只有包含這一世而已嗎?
不,它包含了累世
記憶但還不是全面完整的記憶,
而是你這一世所需要的相關記憶。

所以當你四句清理的時候,會清理到你部份的累世記憶

 

潛意識的定義,還有不清楚的朋友嗎?
簡單說明一下。

意識是你在聽說話,你知道自己現在在參加線上讀書會,
是意識,屬於看得見、摸得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但這是一個表面的東西,為什麼

因為當你現在聽我說話的當下,
你的潛意識已經有一千五百萬個記憶開始流動,
而這些記憶是你無法意識
因此,潛意識是指看不見、摸不著,甚至於完全感覺不到的東西,

這是意識潛意識的簡單區別。

 

當你開始明白在靈魂層次裡,
這一世透過物質世界得到的任何金錢、名聲、權力都帶不走的時候
會不會更想知道,那會被帶走的是什麼
我們來看看赫萊瑞恩怎麼說,
每一個人真正帶走的是,他在這剛剛完成的人生中
對於外在事件所做出的選擇和回應的結果。

 

靈魂所渴望的真實體驗,可能頭腦在乎的東西有些許差別的。
靈魂想要獲得的體驗,可能不會像你的頭腦對於成功失敗那麼執著。
即使是遇到一些被稱為
失敗的情況,若你的靈魂有一定的成熟度,
我想,你的靈魂
可能會挺開心,
因為他知道即將要獲得的是
新的體驗和啟發。

當一個人真正與自己的靈魂連結時
這個人
會慢慢放下很多執著和不開心
思維、情緒
也比較不會處於地雷特區
她會打從心底知道,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你可能會想問,這最好的安排是什麼呢
對你的靈魂、對你的靈性提升
對你這一世完整人格的發展都會是最好的。


提醒一下,靈魂得到的真實體驗,

可能也會是屬於物質世界的體驗,

大家是否還記得一到五級的靈魂需要體驗是什麼

體驗地球生活,體驗地球生活提供名聲、權力、金錢等等東西。
這些體驗對某些靈魂可能是必要的,
所以我們不能說追求金錢、名聲、權力的人是不
的,
如果他的生命藍圖
就是要來體驗這些東西的話,
他一樣會
在這些體驗中得到靈性提升
靈魂的年紀慢慢成熟到五級以上的狀態,
自然就會開懂得在乎自己內在的世界

靈魂的特質是有生無死,他不會死亡。

像一下,如果你再也不死亡,
你覺得
自己會做哪些事情、哪些選擇呢?
對某些事情是否會出現不一樣的反應?

其實靈魂對我執產生的恐懼不會有太大的興趣,但多少會被影響。
那麼,
從我執產生的恐懼會是些什麼呢?
與失敗、錯誤、窮困、生存
有關的問題。
的恐懼大多是從身體〜有生有死的觀點去衡量的。

靈魂的特質是有生無死,和身體特質完全不同,
所以他
想得到的真實體驗,就不像是小我會在乎的東西,
而不同的靈魂年紀,就會對同樣的事物有不一樣的解讀。

因此,我會建議大家可以理解一下靈魂年紀的定義。
對我而言,理解靈魂年紀有兩個用意,

第一知道自己的靈魂年
你就能省思
自己內在的渴望、所需要的東西,
是否與自己的靈魂年紀特質有類似的地方。

瞭解了靈魂年紀的特質,你可能會更清楚的知道,
這一世或許要面臨的功課是什麼,然後得到一些靈感和啟發,
明白自己
的生命可以往哪個方向前進。
我相信,
你已經更能明白上天為何要幫你安排這些功課
當你理解了上天的用心,
的心自然就會是平安和滿足的。

 

另一個好處是,當你知道別人的靈魂年紀,你會學習包容和耐心
很多人會把靈魂年紀和肉身年齡想在一起,
這樣一來,
就會因為對方的話語或行為舉止,
讓自己陷入困惑、不知所措的矛盾狀態。
例如:
肉身年紀很,他可能是你的長輩,
但是因為他靈魂年比較的關係,
所以
你會覺得很奇為什麼他年紀這麼大了,
會做出一些很幼稚或不合時宜的舉動 ?
如果你理解了靈魂年,你就不會用肉身年來判斷他,
會開始理解,喔〜原來他的靈魂年紀是那個啊〜難怪他會......

一個靈魂年紀不大的人他的注意力都會放在外在的世界,
所以他
可能會很固執、堅持己見,

畢竟這是他過去辛苦建立起來的思維觀點,他不願意輕易放棄。
而談到改變,多半也是不
容易的,
因為改變會帶來一些不舒服、不習慣的地方。
好,現在
當你理解了這個道理之後,
你能不能開始包容對方的無理取鬧呢
還是透過靈魂年
剛好給了你最佳的理由機會,讓你去批評他啊?
所以你要知道,理解靈魂年

不是為了要讓你更有藉口去討厭這個人,
而是要你和上天一樣的包容和善待對方。
如果
你的靈魂年紀比對方大,

靈魂年紀大的人是不是就別跟靈魂年紀小的人計較啊?
當他冒犯你的時候,你選擇生氣嗎?

我曾經在過去實體聚會中,與大家聊到靈魂年紀的時候,
常常
談到一個例子,這裡我也分享出來給你參考看看


比如說你是一個大學生,你現在學習的數學理論是微積分,
你懂的是數學更深奧的理論。
有一天,你遇到了一個小學生,
然後那個小學生一直來你面前,對你說,
我學會了一加一等於二,知道一百加上兩百等於三百。
這時,你會想跟他說這算什麼,我還懂微積分呢
你會想這樣子回答他嗎?
請記得,你是大學生,而他只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
他跟你說他學到了一加一等於二,他非常興奮,
你會想潑他冷水嗎?


靈魂年紀分類的主要關鍵,是對於同一體的認知有多少,對不對?

如果你對同一體是比較理解的那你就是靈魂年紀比較成熟

你是不是要微笑的看著這位小朋友,並與他共享此刻的喜悅,對嗎?

再說吧,站在同一體的觀點上,
對方正在
因為一加一等於二的事情感到非常愉快,
你硬要告訴他
一個更高、更新的數學理論,為什麼呢?
你為何急在這個時候說呢?

他有問你,一加一等於二以外,還有別的數學理論嗎?

所以我在這裡提醒大家,知道了靈魂年紀有一到十的順序
或許你會要求自己一定要有平等心,但是
對頭腦來講的確有差異性的。
你知道修行也會談到一些境界,但
有時這是必要的,
因為
有些人的確很想知道這些境界的意義
知道自己到底修成了什麼
當然,如果你的靈魂年紀、你的內在渴望、
你的學習或者是你個人喜好,可能在乎的是
的東西,
並不是所謂的
修行次第,那也沒有問題。
因為這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

頭腦所看到的階級或分別,這是很正常的。
所以當你聽到有的人很在乎修行的境界,而你
可能是不在乎的,
都應該覺得沒有什麼,因為鍾鼎山林各有所愛

我只是認為知道了靈魂年紀的道理,可以提供你一些方向,
讓你
更認識自己這一生究竟要來學習什麼。

你知道了別人的靈魂年跟自己之間的差異,
你或許會更懂得包容,會更懂得傾聽的藝術。
說不定,當對方正興高采烈的講一些東西,
你會明白自己真正要扮演的角色是他,而不是來教導他。
傾聽,是不帶著自己的觀念在聽對方說話
只是很單純的
專注的在聽他講一加一等於二,
然後與他一起享受此刻的快樂,
感受他在談一加一等於二所得到的滿足,你能聽到這些嗎?

當你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你能不能同時感受他內心的真實呢?
還是你會在心裡嘀咕說,這些我早就知道了,有什麼好高興的?

 

當你覺自己真正開始在學習修行,
尤其是我們正在談的愛無止境這本書,
你會發現耶穌一直在告訴你,
在地球生活中,你要怎麼去愛
來到眼前的毎一個人
當你活在
這個世界,你要怎麼樣讓你自己處在這個世界,

而你的心還守住真實的快樂。

你看,當你多了些包容和耐心,
愛的本質就會自然湧現,快樂也會更多一些。


                〜感謝麗瑜的整理記錄